秋日南疆,瓜果飘香。走进地处新疆西南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当地力促林果、养殖等特色产业升级,为广大农牧民铺就了致富路。
“红枣翻了身,指日拔穷根”
“看着满地红枣没人要,真的很让人心痛。”浙江省丽水市对口支援新和县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赵昳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依旧语气沉重。
央达克村过去一直以种植为主,红枣产量小、个头小,价格一度跌到2块钱一公斤。
2017年,50名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第九批援疆干部,踏上了新和这片土地。“扶贫先扶志,要做就从最难的做起。”赵昳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村民树立信心,我们决定先从示范点做起”。
“想做好红枣产业,首先要形成规模。”丽水援疆指挥部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建立了1500亩红枣核桃示范基地。牛怀东是一名有着20多年种枣经验的红枣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农户通过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不仅保证了红枣的产量,还通过使用无害化驱虫剂保证了红枣的品质。
只有优质红枣才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经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牵线,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和县合作成立了新疆丽耕公司,经营红枣核桃示范基地。
艾海提·卡森木原来是贫困户,到基地打工后,自己一个月收入就达3600元,儿子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每月收入超过4000元,加之土地流转费收入,彻底实现了脱贫。
“红枣翻了身,指日拔穷根”,现在央达克村的农民常这样讲。据了解,目前红枣产业已让全村11户村民成功脱贫摘帽,去年红枣产量达到58吨,总产值达到100多万。
“增畜工程”带来“牛日子”
“哞——”循着一声声响亮的牛叫,走进新和县天宇绿色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这是一个集肉牛高效育肥、饲草料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肥堆肥发醇制作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牧养殖基地。
有着13年养牛经验的斯马义·阿巴斯是天宇养殖合作社社长。“从前我是一个放牛娃,靠着家里的5头牛生计。”他说。
201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天宇养殖小区建设了40栋标准化牛圈舍、30座饲料青储窖。政府还聘请专家开展实地教学,帮助合作社成员掌握养牛的技术。
合作社提出采取“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市场”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将牛送到合作社集中托养,按照入股资金12%的比例进行分红。目前贫困户在合作社托养的牛有492头,去年为246户贫困户分红59万元。
肉牛养殖历史悠久的新和县,2018年提出实施“增畜工程”,推动牛产业升级,让农民居民过上“牛日子”。这项工程开展以来,全县牛存栏量从3.1万头增加到7.5万头;新增千头以上肉牛养殖合作社12个,建成优质肉牛养殖基地6个。
“目前全县有1.6万个家庭参与养牛,630户贫困户与7家合作社进行托养合作,3161户贫困群众通过养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预计到今年底,我们合作社的出栏肉牛能达到1万头以上。”斯马义·阿巴斯说。
“好吃的葡萄赚钱,好看的葡萄也赚钱”
托万克喀格木什村隶属于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暑意消退,天渐凉时,这里的葡萄便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味。
该村现有耕地3928亩,其中2500亩种植葡萄。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托万克喀格木什村的葡萄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及内地。去年,托万克喀格木什村人均纯收入为12000元,其中70%来自葡萄产业,一串串葡萄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果子”。
这里的葡萄品种以白木纳格为主,葡萄亩产可达2吨。不仅葡萄产量高,而且村民还开始围绕葡萄发展第三产业。依明江·艾买尔是全村首个以葡萄园为依托发展农家乐的村民,吸引游客采摘,旅游旺季的日营业额可达5000元。
“好吃的葡萄赚钱,好看的葡萄也赚钱。”依明江·艾买尔尝到了甜头,准备将农家乐扩容。“明年打算租赁附近的10亩杏园,与现有的葡萄园联合起来,发展多元增收。”他自信地说,计划到2025年,把农家乐打造成品牌休闲旅游观光基地。
责任编辑 :
[声明]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果你认为此类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中国网库工作人员会及时回复并处理!